發(fā)布日期:2017-07-14
近日,Interleukin Genetics公司決定停止銷售針對牙周病風險的基因檢測服務,這對于牙科領域的一些專家來說可能是個好消息,很多專家長期以來都對該產品的科學價值表示擔憂。
專家認為,這些檢測本就不應該進入市場,但基于Interleukin領導層在牙科領域的影響力,這些檢測產品仍然存在了太長時間。
基因檢測和牙周病風險,真的有用嗎?
今年4月,美國牙科協(xié)會(ADA)公布了一份關于口腔健康教育簡報,并指出牙周病是一種復雜的疾病,可能是由于多種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造成的。ADA表示,他們知道基因檢測正在被推廣用于檢測牙齦疾病的風險。ADA的基因檢測工作組告知牙科醫(yī)生,迄今為止,還沒有哪個基因能像吸煙或糖尿病那樣對牙周疾病帶來相當?shù)挠绊憽?/p>
Chris Smiley,一名密歇根的牙醫(yī),他談道:“在牙科領域,我們肯定會歡迎一種有效且可靠的基因檢測,用來預測牙周病的風險。但很遺憾,這些檢測可不是這樣的。”Chris Smiley對Interleukin公司牙周病基因檢測的基礎數(shù)據(jù)進行了評估,并對其臨床有效性和可靠性表示高度懷疑。
對于許多在牙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來說,遺傳學是一個有很多議論的領域。它們第一次為人們提供了高層次牙科護理的機會,并可以為人們提供個性化醫(yī)療服務。但是牙醫(yī)并不是唯一被Interleukin等公司的承諾所誘惑的群體,很多公司還在推廣其他的檢測服務。他們在市場營銷中聲稱,一些檢測可以幫助人們減肥,或確定他們最喜歡哪種酒,甚至幫助找到他們的生活伴侶。目前,市場上有超過6萬種基因檢測產品,平均每天有8~10種新的檢測項目涌入,公眾已經越來越難以分辨哪些是有科學依據(jù)的,哪些是純屬瞎扯。
美國總監(jiān)察長辦公室已經注意到這一問題,并一直在跟蹤基因檢測行業(yè)的欺詐行為,并對一些公司提出了巨額的罰款。保險公司也已經開始擔心,他們是否正在為不必要的基因檢測支付費用,并且正在建立機制以確保這些檢測可靠性。美國FDA也表達了對未經證實的基因檢測對公眾健康風險的擔憂,并打算對所有實驗室開發(fā)的檢測進行更嚴格的監(jiān)管。
Joshua Sharfstei為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wèi)生實踐和培訓辦公室的副主任,原FDA副局長,他表示:“一些糟糕的數(shù)據(jù)會誤導患者和醫(yī)生,導致不必要的程序或錯誤的診斷。”
然而,在Interleukin公司的案例中,F(xiàn)DA和紐約衛(wèi)生部雖然正在調查該公司的牙齦疾病風險檢測,但并未限制其可用性。Interleukin出售的基因檢測產品仍有很大的潛在市場。美國CDC估計,美國3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有一半患有牙周疾病。如果未經治療,牙周病可引起牙齒脫落,但這些炎癥情況也與慢性疾?。ㄈ缣悄虿。┮约翱赡艿男呐K病和術前分娩風險增加有關。
Interleukin拒絕接受采訪,但仍在公開聲明堅持認為,其牙周病風險檢測得到了充分的證據(jù)支持。
遺傳學家和牙周病專家們認為,在一系列的金融沖擊和資金問題下,很多公司會虛假地推銷自己的檢測方法,作為牙科保險公司也可以根據(jù)人們牙齦疾病的遺傳風險,進而限制牙齒的年度清潔服務,從而為保險公司節(jié)省資金。
爭論始末
在2015年,羅格斯特牙科醫(yī)學院遺傳學研究員Scott Diehl以及另一位遺傳學和牙科研究員Thomas Hart重新分析了Interleukin公司及其合作者在檢測中所進行的一項研究,并得出結論,該檢測不能預測哪些患者具有牙周病風險。現(xiàn)在,Interleukin將停止提供這項檢測,Diehl談道:“最終這是一場科學的勝利。”Diehl還表示,他多年來一直試圖讓牙醫(yī)的權威人士聽到他的擔憂,并向FDA和NYSDOH轉達了他的擔心。
多年來,Interleukin多次對其牙周病風險檢測服務進行了更名,改變了用于檢測疾病風險的基因和SNP的組合。最初,它被稱為牙周炎敏感性檢測(Periodontitis Susceptibility Test,PST),可以對IL-1A和IL-1B中的一種SNP變異進行評估。之后,在2014年,該公司推出了PerioPredict檢測產品,對四種IL-1B變異進行檢測。
IL-1基因編碼一個蛋白家族,在身體的免疫和炎癥反應中起關鍵作用。已經廣泛研究了這些細胞因子并且涉及一系列從癌癥到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疾病。這些細胞因子已經被廣泛研究,涉及到一系列從癌癥到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然而,根據(jù)Diehl和Hart的研究,牙周疾病風險和Interleukin的檢測之間似乎沒有任何一致的聯(lián)系。
ADA基金會Volpe研究中心高級總監(jiān)Hart表示:“基于Interleukin提出的SNP的超級炎癥反應,這一整體想法并沒有得到證明。這是一個復雜的表型。”
去年,Interleukin再次推出相關檢測,當然,名稱已經更換為“Ilustra”。在該公司的市場營銷中,這一檢測可以識別具有“過度產生IL-1終身遺傳傾向”的個體。在關于這一檢測的網(wǎng)頁上,公司聲稱在10個人中有3人會過度產生炎癥反應,這可能導致其他疾病,如牙齦疾病、心臟病和糖尿病。該公司的理由是,對于Ilustra檢測識別為高風險的人群,如果早期發(fā)現(xiàn)并獲得更多的預防性牙科護理,那么可以彌補治療這些疾病不斷上漲的高額費用。
Interleukin在網(wǎng)上的宣傳材料中聲稱,Ilustra得到了23家同行評議的出版物和5項meta分析的支持。在Ilustra的網(wǎng)頁上,該公司引用了Jeffcoat等人一份發(fā)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的報告,其結論是牙周炎的治療與降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冠狀動脈疾病和不良妊娠患者的醫(yī)療費用有關。
然而,專家們也對這項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尖銳的批評。Aubrey Sheiham是倫敦大學的一位全球知名的口腔健康研究人員(最近已故),他在的一篇論文中寫道:“作者分析的數(shù)據(jù)非常糟糕。根據(jù)他們所報告的結果,對疾病管理提出的建議具有很高的爭議性和不合理的意義。”
此外,早期便對Interleukin公司進行追蹤的Hart認為,牙周病風險檢測從一開始就是“建立在弱科學屬性的基礎上”。在2002年,他發(fā)表了一篇評論文章,警告不要使用Interleukin早期版本的檢測。
之后,Interleukin公司也發(fā)動了反擊。在2013年的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期刊上,由密歇根大學的William Giannobile和Interleukin的創(chuàng)始人William Giannobile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在16年的時間里,對超過5000人的保險索賠進行了研究,以確定一或兩種每年的牙齒檢查是否會對牙缺失造成影響。研究人員認為,如果他們是吸煙者或患有糖尿病,或者通過Interleukin的檢測確定為有風險的基因型,他們就會有很高的牙缺失風險;如果沒有這些危險因素,他們的風險就很低。
Giannobile等人表示,在低風險的病人中,預防性隨訪的頻率似乎不會對牙缺失產生影響,但有兩次隨訪的高風險患者則會有更好的結果。牙醫(yī)一般建議每年進行兩次清潔,一般來說,保險計劃涵蓋了這一層次的護理。
Giannobile和他的同事們在其研究中表明,每年的兩次清潔可能不是對所有人都是必要的。Giannobile和同事們利用一種風險模型,結合了Interleukin的基因檢測、吸煙和糖尿病的狀況,以確定哪些病人每年應該能得到一種、兩種或更多的牙齒清潔。Giannobile的團隊估計,保險公司可以節(jié)省48億美元。
Diehl和Hart們對Interleukin的檢測表示了長期的擔憂,試圖重新分析這項研究。Giannobile最終同意與遺傳學家分享原始數(shù)據(jù),盡管最終Giannobile仍然不同意他們的發(fā)現(xiàn)。Hart和Diehl對數(shù)據(jù)進行了分析,并沒有發(fā)現(xiàn)牙齒脫落和基因檢測結果之間的聯(lián)系,但他們證實,糖尿病和吸煙(眾所周知的牙齦疾病的危險因素)增加了牙齒脫落的風險,每年兩次的清洗護理也降低了所有病人的風險。
他們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的一篇論文中指出,牙齒脫落在最初的研究中作為牙周病的代表,可能是由許多其他因素引起的,這進一步削弱了Giannobile的結論。他們還指出,盡管Giannobile等人的基因檢測結果與糖尿病和吸煙有關,但研究人員從未報告過吸煙、糖尿病或基因檢測的具體影響。
Hart說:“Interleukin的統(tǒng)計分析方法可以證明,在你的頭上扔一個棉花球,與其他風險因素放在一起后,比如用手槍或步槍對你射擊,都會增加你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
更重要的是,Giannobile等人在他們的論文中寫道,牙周疾病風險檢測的兩種版本——PST和PerioPredict可以獲得相同的結果。然而,Diehl和Hart使用了1000個Genomes Project的數(shù)據(jù),通過這兩項檢測來觀察被認為有風險的基因型的個體的患病頻率,將病人分為不同的風險類別。根據(jù)重新分析,令人驚訝的是,在不同版本的檢測中,56%的非裔美國人在高風險和低風險中得到的結論竟然不同。Diehl和Hart的結論是,這些檢測不應該用來確定病人接受治療的水平。
在這份重新分析報告發(fā)表后,Kornman在一份財報電話會議上駁斥了這篇論文,稱其為“故意誤導”和“學者的觀點”。
盡管如此,該公司還是利用這項研究聲稱,PerioPredict可以幫助制定個性化治療計劃并確定牙科護理的頻率。“Interleukin一直說檢測的是牙周疾病風險……但是這項研究是關于牙齒脫落的,”牙周病醫(yī)師Brian Cilla反思分析了Giannobile的研究,“Interleukin把牙齒脫落的研究變成一個牙周疾病風險的證據(jù)。”
斯坦福大學教授John Ioannidis,在關于Diehl和Hart文章的一篇社論中寫道,他們的重新分析比Giannobile等人的更為合理,他對兩位遺傳學家的觀點表示認同。
利益與價值:基因檢測該何去何從?
Diehl認為,如果無法對檢測的潛在科學性進行審查或考慮潛在的公共健康影響,那么Interleukin的檢測則能夠保留在市場上,其部分原因是牙齦疾病的特殊性。 “這是牙科的明確弱點,”他說,“但如果把這個檢測推銷給腫瘤學家或醫(yī)學遺傳學專業(yè)人員,那么這個檢測將被笑掉大牙。”
基因檢測領域的人可能會將圍繞在Interleukin牙周風險檢測的爭議視為孤立的例子。很多不負責任遺傳檢測的出現(xiàn)的確令人不安,其他領域的研究人員也注意到了這點,這些檢測在沒有充分證據(jù)的情況下被銷售。
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Genetics in Medicine雜志的主編James Evans表示:“這一切都歸結為過早的實施。任何醫(yī)療檢測的實施應由醫(yī)學效益的證據(jù)驅動,而通過營銷來推動檢測的實施,最終肯定是不恰當、浪費資源甚至有害的檢測方法。”
公眾應該尋找“有系統(tǒng)證據(jù)”的檢測服務,這樣的遺傳檢測才能真正改善健康狀況。Evans強調,這些正發(fā)生于我們身邊,而不是特意遴選的軼事?;蛟S,這個事件可以為這一快速增長的領域和廣大公眾提供重要的教訓。
參考資料
Controversial Gum Disease Risk Test Highlights Precision Medicine Marketing, Regulatory Issues
來源:測序中國(微信號 seq114)